形态描述
盘的直径15-20毫米,腕长45-60毫米。盘上的鱗片排列較不規則,表面稍粗糙;中背板、輻板和址板較难区分。輻楣为寬短的梨形。
腕櫛的櫛棘短而鈍,尤其是大形标本的櫛棘更为显著;小形个体的則較細长,但其长度不超过厚度的3倍。櫛棘的数目从上面看为12-14个。腕櫛的下面,还有較小的副腕櫛。
腕棘3个,它們的长短变化很大,但腕末端的腕棘,以中央的为最长。
口棘4-5个,連續成行。齿6-8个,上下重迭成稍不規則的单行排列。腕基部的背腕板寬短,中央稍高起;腕中部的背腕板增长,中央的高起随板的增长而消失;到了腕末端,背腕板变成长的多角形。腹腕板为三角形,宽度大于其长度。
体色变化很大,通常为溧灰或淡灰,有时带褐或黃色。
腕櫛的櫛棘短而鈍,尤其是大形标本的櫛棘更为显著;小形个体的則較細长,但其长度不超过厚度的3倍。櫛棘的数目从上面看为12-14个。腕櫛的下面,还有較小的副腕櫛。
腕棘3个,它們的长短变化很大,但腕末端的腕棘,以中央的为最长。
口棘4-5个,連續成行。齿6-8个,上下重迭成稍不規則的单行排列。腕基部的背腕板寬短,中央稍高起;腕中部的背腕板增长,中央的高起随板的增长而消失;到了腕末端,背腕板变成长的多角形。腹腕板为三角形,宽度大于其长度。
体色变化很大,通常为溧灰或淡灰,有时带褐或黃色。
生境信息
多栖息在黃海北部和中部的低温高盐水域里,水深40-60米,很少进入內湾和沿岸浅水区域。它对于底貭的适应性較广,无論泥底或沙底,或是带貝壳的泥沙底均有它生活。它分布的密度常很大,在黃海北部,一网常拖获二万个以上,最多曾到过七万多个。
经济意义
标本信息